造假山——垃圾处理的新标本
在石家庄飞机厂宿舍居住的岳女士漫步在刚刚开放的、以建筑垃圾为基础修葺成型的假山上,“不错,假山上有草有树,解决了人们休闲散步的场所问题,还为建筑垃圾处理找到了办法。”而和她一起散步的宋女士却不同意她的看法:“一处建筑垃圾堆成的假山占地80亩,全市那么多的建筑垃圾,如果都来堆山,要占多大的市区空间啊?”两人为此争辩起来,惹得正在施工的环卫人员不禁插言:垃圾堆山造景是因地制宜的措施,并不是所有的建筑垃圾都用来堆假山。这下,两个人不再争辩,乐呵呵地走了……
造景工程解决大量建筑垃圾
国庆长假期间,省会不少市民慕名来到位于省会柏林庄的一处景点,而这一已经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、名声在外的景点,就是以石家庄“三年大变样”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堆积、修葺而形成的人造假山景观——柏林公园。游客纷纷在这里照相留念。
谈到建筑垃圾堆山的起因和初衷,石家庄市“三年大变样”工作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介绍,石家庄市预计今年拆违拆迁面积将有950多万平方米。拆违拆迁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怎么处置?市有关部门改变以往将建筑垃圾一埋了之的做法,充分利用这些建筑垃圾进行堆山造景。
经考察,他们决定利用城管局现有的3处建筑垃圾倾倒点及两个建筑垃圾制砖厂进行建筑垃圾堆山造景。同时,利用京深高速公路两侧的生态绿地、柏林公园和时光公园,进行造景。此外,在东部新城、滹太新区和西部山前区以及风景区景观改造等工程处,进行人工造景,消化建筑垃圾。这些造景工程将解决1440万立方米的建筑垃圾和工程弃土。国庆节前,占地80亩的柏林公园向游客开放。其假山高16米,消化建筑垃圾近10万立方米。
垃圾山变“花山”,筹建者细说根源
建筑垃圾堆山造景,看似简单,但实际运作起来比较困难。同时,其形成和管理涉及规划、国土、园林、城管等多部门。
石家庄市城管局环卫处有关负责人介绍,在“三年大变样”进程中,石家庄每天产生的建筑垃圾用载重18立方米的渣土车清运,每天需要清运1000多辆次。城市给如此大量的建筑垃圾找一个什么样的归宿,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环境。建筑垃圾堆山从今年年初提出,4月实施,一直到9月,第一个用垃圾堆出的景观——柏林公园已见雏形,于国庆节开门迎客。
建筑垃圾上面要长草、长花、甚至长观赏树木,就需要培土,而且是大量的土方。据园林局公园筹建处同志介绍,以柏林公园假山为例,在建筑垃圾倾倒,分层碾压中,山体内已经加入土壤11250立方米,当山体成型后又覆盖了近8万立方米的土层。10月9日,还在为假山绿化忙碌的工人们讲述了绿化的过程:将完整的草皮移植到假山上,用大量的水喷淋,使其尽快扎根,然后再根据设计要求,进行花卉的点缀以及观赏树木的种植,“我们已经工作3个多月了,接下来不少地方还要重新修整,整个假山将成为一座花山。”
漫步假山上,满眼翠绿,花草芬芳沁人心脾,如果不了解,很难将如此美景与建筑垃圾联系起来。环卫处有关负责人介绍,省会太平河沿岸将很快形成两座类似假山,在消化100多万立方米建筑垃圾基础上,给省会平添人造美景。
“人造假山”面临学术挑战
毋庸置疑,堆山造景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。但是,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,堆山造景的另一面是大量占用宝贵的市区土地,同时,形成不可搬移的永久工程,不利于城市长远规划。在9月初结束的全国地级城市建筑垃圾综合治理研讨会上,中国农业大学专家明确指出:建筑垃圾中广泛存在高分子材料,近年来采取填埋的做法是有害的。同时,堆山造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垃圾的出路问题。以石家庄为例,今年只是“三年大变样”的第一年,而当年产生的建筑垃圾将超过900万立方米,如果按照先易后难的规律,明、后年产生的建筑垃圾将远远大于今年。而按照规划设计12个堆山造景点设计消化能力仅为1440万立方米。据石家庄市环卫处渣土科负责人杨翠绵介绍,目前正在建设或完成的还仅限于三四个景点,短时间有望消化掉大量建筑垃圾还不现实。
对建筑垃圾堆山造景,邯郸市建筑垃圾管理办公室的有关人员表示理解,但不赞同。“建筑垃圾处理虽然棘手,但是将其大量囤积在市区,似乎并不是一个好办法。”
就连远在天涯的海南省,也对石家庄建筑垃圾堆山造景进行了评价。《南方都市报》刊登网友热议,讨论是否可以参考石家庄模式,在海口建设一座人造假山。结果,海口市规划局副局长称:就目前海口市区来说,已经没有成片的土地资源可供大规模建山造景了。
此外,建筑垃圾堆山造景费用昂贵,有资料显示:某市曾斥资4000万(一期)堆了一个50米高的山。如省会按照规划用建筑垃圾堆起十几座假山,其费用将相当可观。
“因地制宜”才是科学出路
建筑垃圾处理是国内乃至国外经济发展中让人非常头痛的问题。而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之路同样任重道远:青岛,上世纪曾经以建筑垃圾添海,结果污染了海水,最终选择了填山……太原,成立综合执法局后因为缺乏执法力量,工作人员被乱倒垃圾者打折胳膊……宿迁,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建设,曾一度出现“渣土围城”,大量的建筑垃圾、粉煤灰被填入黄河河床,使这条母亲河满目疮痍……而首都北京,同样将“十一五”期间建设建筑垃圾综合治理项目纳入重点工程。
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秘书长陶华在接受采访时说,全国都在进行城市建设、城乡一体化建设,大量建筑垃圾如果按照传统方式堆填,是很大的浪费。
石家庄市环卫处有关负责人介绍,从目前建筑垃圾综合治理的途径上看,大致可以分为:制砖、铺路、填山(坑)。而以建筑垃圾制砖和铺路将消化掉大部分建筑垃圾。目前,石家庄市对建筑垃圾的处理,也采取了因地制宜的做法,不久前,“和平路西延”工程,就使用了大量的建筑垃圾;同时,石家庄也有建筑垃圾制砖工程,政府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。
建筑垃圾堆山造景为省会增添了风景,为群众所称道;而因其“第一个吃螃蟹”,也给其今后发展提供了诸多话题。
“垃圾堆山”趋势和前景如何呢?专家建议:还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发展中的事物。让我们拭目以待!
|